网站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0512-87662016
你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废纸

废纸再生产业

发布日期:2012-09-28 11:51信息来源:纸张研究员:中纸在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纸张使用量快速上升,废纸大量产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纸及纸板的消费国,2003年纸消费量为4806万吨,废纸回收量保守估计为1400万吨。

 
  1.废纸具有广泛的再生用途
 
  纸张的原料主要为木材、草、芦苇、竹等植物纤维,废纸又被称为“二次纤维”,最主要的用途还是纤维回用生产再生纸产品。根据纤维成分的不同,按纸种进行对应循环利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废纸资源价值。
 
  除再生纸生产外,低品质或混杂了其它材料的废纸还有其它广泛的再生用途:生产家具:新加坡等地,用旧报纸、旧书刊等废纸卷成圆形细长棍,外裹一层塑胶纸制作实用美观的家具。
 
  模制产品:纸模包装制品可广泛用于产品的内包装,可替代发泡塑料
 
  日用品或工艺专用品:难于处理的废纸可通过破碎、磨制、加入黏结剂和各种填料后再成型,生产肥皂盒、鞋盒、隔音纸板、装置纸。
 
  生产土木建筑材料:主要制造隔热保温材料或复合材料、灰泥材料等。
 
  园艺及农牧业生产:废纸打浆后制成小花盆;农牧生产中可改善土壤质量,并可加工成牛羊饲料(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用作燃料:芬兰、德国、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提炼废纸再生酶:提炼再生酶后可用于废纸脱墨,生产白色再生纸。
 
  生产葡萄糖:旧报纸用酸处理,溶掉纤维后分解生成葡萄糖。
 
  化学工业上的利用:生产CMC、助滤剂,与合成纤维混合生产工业抹布。
 
  2.废纸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造纸原料
 
  由于利用原木造浆的传统造纸消耗大量木材、破坏生态,并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利用废纸的“城市造纸”已经和造林、造纸一体化的“林浆纸一体化”一起,成为现代造纸业的两大发展趋势。城市造纸同时还起到消纳城市垃圾的作用,体现“城市生产,城市消纳”的精神。一些发达地区城市有配套的城市废纸再生基地。
 
  废纸在造纸原料中的构成日益上升,专家预测本世纪废纸占造纸原料的比重将高达60%~70%。2003年废纸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造纸原料(占49%)。
 
  3.我国废纸回收利用产业化水平低
 
  虽然我国废纸利用率(利用量/产量)高达49%,但废纸回收率(回收量/消费量)却低于30%。我国造纸的废纸原料的进口依赖度逐年上升,2003年已经高达40%。国内废纸的回收率却没有改善,而且回收的废纸也大量被技术落后的小企业加工成纸板、卫生纸等低档次产品,没有发挥废纸的资源价值,还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
 
  产业化水平低的根源在于废纸再生产业扶持政策缺乏力度,但产业基础差也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当前国内废纸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废纸原料无论在品质还是规模上都难以满足造纸企业的要求。我国各地仅简单地将废纸分为书刊杂志、报纸、纸板、纸袋、白纸边等有限的几种,缺乏统一标准,而且以散装的形式从废旧物资集散市场向外运输。而国际上标准化的商品打包废纸已经成为大宗贸易商品。美国的废纸分类标准已经高达50种。加之我国造纸原料草浆木浆混杂,废纸的原料纤维成分也难以与国外木浆废纸相比。
 
  在缺乏行业标准和统一监管的情况下,我国废纸回收体系十分散乱,难以出现有实力的大型废纸供货商。国内废纸的混杂和小批量运输,难以满足造纸企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为追求稳定的供货渠道和原料品质,大中型造纸企业采用进口废纸作为原料实为必然。
 
  4.我国废纸再生的发展前景良好
 
  在造纸原料紧缺和环保要求日益加强的大形势下,我国废纸再生产业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前景一片光明。
 
  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劲需求,我国造纸业快速发展,据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纸张需求将成倍增长,高达近1亿吨。当前已经出现造纸原料全面紧张,国际废纸价格也一路上涨的局面。由于木材稀缺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废纸原料紧缺还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存在。在此情况下,国内废纸资源价值上升,一旦扶持政策、行业标准、技术等问题得到解决,国内废纸再生利用产业势必成为一个新兴的投资热点。
 
  无论是国家轻工业局的造纸“十五”规划,还是国家发改委的“十五”规划,都把利用废纸作为发展重点。而随着各方对废纸再生的社会意义的逐步认识,必将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氛围的形成。目前也已经涌现出一批投身于国内废纸再生利用的企业。
 

编辑本段废纸回收、处理、利用三部曲

  国内对进口废纸的需求量继续大幅上升,一旦世界废纸价格暴涨到企业难以承受或世界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废纸的正常运输,对中国造纸工业所产生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废纸回收率缘何过低
 
  纸业专家顾民达:我国造纸原料中,废纸占了较大比例,若依靠进口,我国得花大量外汇买进口废纸。同时,我国每年产生的大约 1400 万吨废纸,回收利用率却很低。对比一下可以看出差距:日本的废纸回收率为 78% 以上;德国每年回收废纸 400 万吨,占全部废纸量的 83% ;芬兰城市里的旧报纸、杂志回收率几乎达 100% 。
 
  中国造纸工业 “ 十五 ” 计划提出,要求废纸利用比重从 2000 年的 41% 提高到 2010 年的 48% , 2015 年达到 55% ,其中,国产废纸利用比重达到 43% 。目前中国废纸回收利用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发展较快。 2001 年,全国废纸浆用量占造纸用浆总量的 44% ,扣除进口废纸,国内废纸回收率不到 30% 。近年废纸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进口废纸解决的,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需要加大措施,提高国内废纸回收率。
 
  为什么我国的废纸回收率低呢?我国对废纸回收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支持还不够具体,不够到位。而废纸回收做得比较成熟的国家,大多有一整套对各方面的利益考虑周到、操作性很强、细节量化严格的回收法律体系。有关部门对造纸企业,强制要求必须使用一定数量的废纸作为生产原料;对回收企业,规定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补贴,保证它们正常运行,能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对消费者,行政执法部门会随时抽查,对于不按要求把废纸分类送交到指定的回收处的,进行罚款。比较起来,我国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不够重视。试想,给废纸掺沙喷水赚点非法的钱都有人干,如果有合适的政策补贴,认真回收、整理废纸的事一定会有人争着去做好的。
 
  人们在论及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时,总是喜欢强调中外国民存在观念上的落差,可实际上,法律定规矩,规矩养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化观念,这是一个过程。给回收利用的一个个具体环节以合理的规范,包括废纸利用在内的 “ 循环经济 ” 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我国废纸处理初见成效

  顾民达说,我国对废纸的利用和处理,在 20 世纪 70 年代通过简单的蒸煮、疏解、打浆、洗涤后用于抄造或配抄卫生纸和低档箱纸板。到 20 世纪 80 年代,废纸的回收率已达 25% 左右,少数厂家亦能生产脱墨浆。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一些大中型造纸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包括生产线在内的脱墨设备和技术,并对废纸脱墨剂和废纸脱墨设备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和创新,使我国废纸利用处理技术和设备装配水平得以全面发展。
 
  一些较大型的纸板生产企业利用进口废纸和引进的脱墨设备与技术,生产出高档产品。以广州造纸有限公司、中华纸业有限公司和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分别从国外引进脱墨生产线或主体设备,采用浮选-洗涤综合法,处理旧报纸和旧杂志纸。广州造纸厂和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以再生浆配抄新闻纸。
 
  国内的一些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研究开发了脱墨技术和设备,利用企业现有条件进行革新后,生产小批量废纸再生浆获得成功。河南省许昌、焦作、睢县、新乡等地的厂家利用进口 AOCC 等废纸配抄高强瓦楞纸和箱纸板效果显著。国内设备厂家和化学品生产、研究单位,通过合作攻关,在设备性能、化学品质上也取得了很好效
 
  辽阳造纸机械厂和福建轻工机械厂研究的废纸处理装备已形成配套系统,成功地投入生产。山东的一些造纸机械厂也生产了不同类型的脱墨设备,已有厂家购进使用。还有福建造纸研究所、杭州化工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等单位研究开发的各类脱墨剂也得到了用户认可。

合理利用废纸资源

  顾民达说,目前,我国进口废纸已占世界可供出口总量的 1/3 ,美国废纸出口总量的 50% 以上销往中国。今后几年,我国对废纸需求量仍然很大,但废纸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提高国内废纸的回收率和合理利用废纸资源,是当前应该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购进废纸原料时应严格把关。特别是进口废纸,在当前供货渠道较多的情况下,更要慎重行事。企业必须对经营废纸的供货商进行全面考察,了解供货来源、经济实力、信誉程度等,以免上当受骗。
 
  其次,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在购进国外旧瓦楞纸箱、旧杂志纸和旧新闻纸的同时,也可引进国外现有的包括生产线在内的脱墨技术和设备,生产优质再生浆、上档次产品。对于已有草浆碱回收的企业也可利用进口废纸再生浆添加草浆、商品木浆,按比例配抄高档文化用纸。
 
  第三,企业在购进废纸时,应结合自身的设备状况、技术力量、生产品种等分类使用。可利用进口的瓦楞纸箱、 AOCC 纸生产高档箱纸板、高中档瓦楞纸和纸袋纸,或作为生产白纸板的芯浆和底层浆用料;利用废旧报纸加配约 30% 的旧杂志纸,经过浮选-洗涤综合脱墨后,生产新闻纸或作为白纸板的芯浆与底层衬浆;利用进口的办公废杂纸,如复印纸、计算机打印纸等,选用新的脱墨方法,在改进纸机或引进的生产线上,生产高档次文化印刷用纸。对购进的国内废纸可生产中低档箱板纸和卫生纸。同时,在利用废纸再生造纸时,应注意化学助剂的使用,以弥补纸品物理强度等指标的不足。

上一篇:
下一篇: 浅谈废纸的分类和利用
约稿/发稿/频道合作/软文推广 联系人:白敬波 电话:0512-87662015 QQ:398417193

共0条 [查看全部]相关评论

好评
0%0
中评
0%0
差评
0%0
 好评   中评   差评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