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0512-87662016
你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造纸知识

造纸技术的发展趋势

发布日期:2012-09-20 16:01信息来源:中纸在线纸张研究员:徐鹏浩

     (一)解决造纸原料的途径

 
  对纸浆生产行业而言,资源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在日本生长的木材,砍伐树龄一般为50~60年(如杉树、桧树和落叶松等),最快也得30年。针对木材短缺的现状,日本业界多采取在气象条件较好的外国生产木材(植树)的方式,成功地将上述时间缩短至5~12年。我国北方地区实施“大规模发展速生杨,实行林浆纸一体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已建设了一批速生杨造纸林基地,南方地区则以马尾林,桉树等速生树种为主。
 
  (二)淘汰机制缓解原料紧缺压力
 
  专家认为,要使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必须用好两大淘汰机制,一是市场自然淘汰机制,二是政府政策干预形成的淘汰机制。2003年,我国的造纸工业遇到了纤维原料、煤、油供求关系紧张和原料大幅度涨价的打击,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产品销售价提升艰难,利润空间减少,市场自然而然地启动了优胜劣汰的机制,在强手如林的纸业集群内,小型造纸厂自然成了牺牲者。
 
  除了市场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环保等政策也在加大对小型造纸厂的淘汰力度。近几年,为解决原料结构性污染问题,山东省先后关闭了40余家麦草制浆的生产线。
 
  (三)产业布局要纳入生态循环经济
 
  为解决造纸产业集群带来的资源紧缺问题,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在审批大型造纸项目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对原料和水做充分的考虑;另一方面,行业要做好原料的“生态”循环使用。
 
  纸业专家郭水新说,近年来,国外纸业发达国家走的是“生态循环”使用原料之路。所谓的循环使用,是指林纸结合的大循环和废纸回收利用的小循环两种,这两种循环使用的完整链条,保证了纸业可持续发展。
 
  过去,我们没有原料循环使用的概念,现在我们有了这种意识。从《2003年中国造纸年度报告》中不难看出中国纸业无论是国产废纸,还是进口废纸的用量,都在提高。但这仅仅停留在小循环上,客观地讲,目前,中国纸业在原料使用上,大循环只停留在理念上。因为中国的第一拨纸林还没砍,况且育林面积还很小,不能满足造纸工业的需要。
 
  目前,中国纸业必须走原料循环使用的路子,这是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这需要行业做更多的努力,把大循环理念落到实处。

上一篇:
下一篇: 造纸的基本流程
约稿/发稿/频道合作/软文推广 联系人:白敬波 电话:0512-87662015 QQ:398417193

共0条 [查看全部]相关评论

好评
0%0
中评
0%0
差评
0%0
 好评   中评   差评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