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0512-87662016
你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造纸知识

深山里的“土法”造纸人

发布日期:2013-01-06 15:41信息来源:人民网纸张研究员:徐鹏浩

在湖南省的东南边陲桂东县,山岭、村庄、农家门前屋后,都长有一种体形优美、枝壮叶嫩、冬季开绣球花的灌木。人们管这种灌木叫“雪花皮树”,又名“黄瑞香”。这种灌木不仅美化了桂东人的家园,也给了桂东人一种生存技艺――用雪花皮“土法”造纸。

纸是文房四宝之一,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1900多年前的发明家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废渔网原料,成功地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在湖南桂东,也一直流传着一种传统的造纸技术――雪花皮造纸术。

用雪花皮造出来的纸张细密、柔韧、有光泽、抗拉力强,人们青睐它,用它来做烟花、鞭炮的引火纸、纸伞、纸扇、晒图纸、打字蜡纸、编族谱……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曾经辉煌的桂东“土法”造雪花皮纸业,如今是个什么情况了呢?最近,笔者就走访了距离桂东县城9公里的沤江镇大洞村一家当地仅存的雪花皮手工造纸作坊。

百年纸作坊陷入窘境

在大风仙山下风景如画的大洞村,笔者见到了用雪花皮手工造纸的巧匠,他叫王光忠,家居石头塅组。

74岁的王光忠老人精神矍铄,一谈起造纸就滔滔不绝。他说,明末清初,祖上先人为了避难,从江西崇义搬迁到了大洞村安居。因村庄具备造纸的天然条件,便操起造纸的老行当。建作坊、造纸凼、加工纸槽、打土灶……以造纸为业,造纸技术一代传一代。王光忠14岁起就跟着大人学造纸,一直造到了2000年。后来,因为造出的雪花皮纸市场狭小,利润薄,造纸这一行当就停下来了。王光忠告诉笔者,大洞村造雪花皮纸的都是他们王姓人家,现在都歇业了。桂东寒口、竹坑、南华等地方有人造雪花皮纸,其技术也是从大洞学去的。而如今,桂东县没有人再造雪花皮纸了。

72道繁琐工序成就优质纸张

老人一边讲述着过去的往事,一边捧出一沓早先生产的雪花皮纸。只见古朴的纸张纸薄如蝉翼,闻一闻,淡淡的石灰味道和雪花皮清香扑鼻而来。老人随意拿起一张撕开,纸张中纤维毕现。据介绍,雪花皮纸虽然看上去与毛边纸毫无两样,但却能避免白蚁虫蛀,用这样的纸来编书,能够保存上千年。

为了让笔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雪花皮纸的制作,老人拿出了已“刀枪入库”的土法造纸工具:纸帘、纸槽、竹床、压纸的轮子……并来到他以前造纸的简陋作坊演示雪花皮纸的制作过程。

老人说,雪花皮纸蕴涵纤维,是高级文化用纸的原料。从采摘或购买雪花皮开始,要通过蒸、煮、沤、踩、漂、洗、捞、剁、打、舀、掀、落帘、揭帘、压、晒、叠、撕、摞等72道繁琐的工序才能完成。“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说的就是北张村人得半夜起床来晒纸的辛苦。而将一捆捆的树皮踩烂、漂洗、剁烂到制成泥状纸浆,再双手握住纸帘,在纸槽里耐心细心地造一张张纸,成天在水里弓腰劳作,则成了纸匠艺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大洞村人使用原始、简单的工具“土法”造纸,因地取材,就连“纸药”也是用当地山岭的圆珠绣球灌木的黏液来加工,水是山中泉水,造出来的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雪花皮纸,因质量上乘,产品销往到了比邻省的扇厂、伞厂,甚至远销到了四川、河南、浙江、江苏、广东。远近一些书法大师也喜欢用雪花皮纸,桂东一位书法家在大洞村产的雪花皮纸上挥毫泼墨,作品入选了全国书法作品展。

纸匠艺人的“心病”

王光忠老人津津乐道地讲述“古法”造纸,让人似乎回到了遥远的过去。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面对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流过1900多年岁月长河的手工造纸技艺将渐渐远去。

在越来越多的手工造纸人开始选择放弃的时候,王光忠老人却有了“心病”——那些溢满泥土芳香的雪花皮纸如何才能再次“复活”。他告诉笔者:过苦日子的年代,是依靠造雪花皮纸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生活——有钱购粮、买盐、煤油,送小孩子读书……现在日子越过越富裕,保留雪花皮造纸技术的意义就变成了挖掘的人文信息、科技信息;变成了通过演示土法造纸的72道工序,教育青少年要爱惜每一张纸,尊重劳动。“虽然因常年起早贪黑在潮湿的地方造纸落下了风湿病,但我还是希望这项技艺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王光忠老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造纸的基本流程
约稿/发稿/频道合作/软文推广 联系人:白敬波 电话:0512-87662015 QQ:398417193

共0条 [查看全部]相关评论

好评
0%0
中评
0%0
差评
0%0
 好评   中评   差评
    匿名发表